
圖片丨網絡
原創丨炎客
成都正在創造歷史。
根據成都媒體披露的數據:
1日-27日,全市二手房成交量已經突破18000套,創下近11年來的最高紀錄!
去年7月份,我曾寫過成都樓市的文章,那個月成都的交易量也破了歷史極值,17000套。
短短半年,成都就再次刷新了記錄。
要知道,2月可只有28天。

除了交易量,成都熱門版塊的新房價格,也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爬升。
2014年,主城七八千隨便買;
2020年,一萬七八的單價,也能淘到不錯的新居。
但是現在要想在成都買個靠譜的新項目——單價至少2萬起!
你別嫌貴,我這還是盡量說的很保守了。
可以說,現在的成都市場,就是改善黨的天下。
2月28日房天下截圖
根據房天下公布的新盤信息。
天府新區新開樓盤20個,只有2~3個商住項目能把單價做到15000以下。
八成以上的項目都是25000以上。
單價高,就不說了,戶型面積還都特別大,總價算下來——
四五百萬,頂多算個門檻。
簡單統計了以下,成都高新南、天府新區以及主城區,130㎡以下的新房房源都很難找了。
新開項目普遍起售面積都是在150㎡左右,如果都按最低標準計算:
25000 x 150 =3750000。
請注意,這還僅僅只是個丐版。
看到這些,我甚至有點恍惚:
中國的四大一線是哪兒來著?
北上成深?

傳承
看到這里,相信很多人跟我有著同樣的疑問:
成都的GDP不是剛破2萬億嗎?
該不會TMD是人均2萬億吧???!
這就要從去年的兩場救市行動說起了。
2022年,在全國一盤棋,全力救樓市的大背景下。
成都的表現,透著幾分“節制”:近兩年的雙集中供地以及部分區域的價格管制,讓供求關系一直處在一種“小火慢燉”的狀態。

從上圖可以看出,2022年,成都樓市的去化周期僅為14個月。
2023年2月,去化周期漲了一點——15個月。
但不影響大局。
相比于鄭州的60+月的去化周期,成都可能都不敢放開賣——害怕一不小心賣完了,大家都跑去幫鄭州去化了。
去年成都在政策面,只做了兩次比較大的動作,相比于其他城市一輪又一輪不厭其煩地放松。
成都的動作簡單有效,立竿見影,一點不拖沓:
5月新政——
二手房5年限售期改為最低2年,并且滿二唯一就可以免除5.3%的增值稅,帶動了置換熱度。
二手成交和掛牌直接沖頂。
11月新政——
優化限購區:天府新區、五城區、高新西區、和二圈層全部打通,統一為一個住房限購區域,可以互相買,除了高新南。(高新南不受任何區域政策限制,買遍成都。)
優化剛需認定:純無房和棚改安置戶合為一類,統稱剛需。
這兩套組合拳下來,解套了兩大群體:
急等著賣舊買新的老成都;
急等著進城掃貨的暴發戶;
堪稱一石二鳥的典范。
跟其他二線城市相比,成都起勢比較慢,大部分老成都人買房的時候,付出的成本并不高。
一個四五十歲的老成都,手里有個兩三套全款老房子,很正常。
按去年成都核心區的二手房均價算,一套大概就能賣個150萬左右。
這么一看,這些新盤的價格對他們來說,好像也不算什么負擔。
無縫銜接了就屬于。
對于年輕人來說,新房市場固然是不敢高攀,遠郊坑太多又不敢以身試法。
怎么辦呢?主城二手。
從家里湊個首付,接手老成都們的二手,壓力倒也不大。
成都成熟版塊的二手房,價格普遍在120萬~180萬不等。
面積確實是小點兒,小區確實是老點兒。
可對于看中成都這座城市的年輕人來說,這些都不是問題。
“只要太古里不關門,酒吧不停業,成都就是人間天堂?!?/p>

成都的底牌
之前,我也不是很明白,成都到底有何魔力,能讓無數年輕人趨之若鶩。
直到去年送外甥女上學,在成都踏踏實實地呆了幾天,我才真正理解這座城市真正的底蘊。
包容、開放、活力。
年輕人想要的東西,這里都有。
年輕人看重的東西,這里都能滿足。
對于95后~00后這代人來說,成都就是一座沒有爹味說教和文化歧視的烏托邦。
我有幾位同學在游戲行業浸淫多年,愛玩,也有想法,能做事。
北京成本太高,容不下他們。
河南觀念陳舊,留不住他們。
他們也不會想到,自高中畢業就揮手道別的人生,竟然可以在成都又產生了交集。
我看了看去年各大二線城市的人才引進策略——
千篇一律,毫無新意。
成都則是先把營銷和產業引進做完善,再說搶人的事兒。
桃李不言下自成蹊。
在年輕人眼里,這種由表及里的吸引力顯得格外真誠。
事實也的確如此。
從2010~2020年間,成都的人口增量排在全國第三。
僅次于深圳、廣州,同時碾壓西安、鄭州,成為內地省會中,最能吸人的城市。

2021年,成都的人口增量更是躍進到全國第二,僅次于武漢。(武漢是因為疫情結束人口回流,屬于特殊情況)。

成都在爭搶年輕勞動力方面,除了四大一線以外,真的是誰都不服。
整座城市似乎就是在為荷爾蒙量身定做,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都在迎合年輕人的喜好。
《2021中國小酒館行業發展研究報告》顯示,成都的小酒館數量全國第一,也是總量唯一超過2500家的城市,比第二名的北京多出了近300家。
現在很多人都在擔心消費問題,擔心大家不愿意花錢了。
成都好像并沒有這種憂慮。

相比于消費,成都的收入稍顯遜色,但也是中規中矩。
2021年個稅收入前十的城市里,成都是唯一一個內陸省會。
根據瀟湘晨報的調查,2021年,全行業企業從業人員工資價位中位數為6.59萬/年。
從行業工資價位來看,中位數排名前三的行業分別是金融業,信息傳輸、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,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,分別為10.72萬元/年,8.91萬元/年,8.20萬元/年。
而這些崗位,恰恰是年輕人扎堆涌入的領域。

最后再多說兩句:
成都萬般好,但是短板還是有的。
比如,從城市觀感和資源配套的角度看,成都還有很長一段路需要走。
三圈層劃得氣勢恢宏,實際上真正有價值,能夠提供居住體驗的也就一二圈層。

在城市規劃上,新城、老區割裂感非常嚴重,彼此聯通的阻力越來越大。
年輕人憑著一腔熱血扎根天府,短期內可能不會對房價又太大的敏感。
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,育兒成本、贍養成本的加大,他們會不會對快速上漲的房價產生怨念呢?
老成都人吃過的紅利,他們不見得以后也吃得到嘴里。
或許在討好改善黨的同時,也需要兼顧一下剛需們的感受。
畢竟誰也不希望曾經的屠龍者,有朝一日會變成惡龍。
本文完。
關于成都,或者國內其他熱門城市的買房問題,可以掃碼詢問調研團隊。
他們剛剛實地考察過,信息都是熱乎的。
(完)
責任編輯:raojunling